“华为是全球化公司”
——中美贸易战华为的活法1
日前,徐静波一篇演讲和文章《华为手机是用日本技术》引爆朋友圈。华为公关部的回应模棱两可:“暂时不方便对此事作出回应”,更加引发猜疑。徐静波自己回应,也是山高水远:“这个话题已经炒得很热,不易再谈”。
“倾宇宙之力,造华为之妙有”!新闻记者徐静波不懂全球化制造业生态!一如苹果手机是整合全球技术生产的,华为手机整合全球资源生产,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小题大做,只表明记者徐静波的意识还没有进入全球化时代。
1.倾宇宙之力,造华为之妙有
记得,2013年5月14日与任正非在北京贵宾楼饭店喝下午茶。
我说:“研究中国公司的国际化,就不能不研究华为。华为是中国公司国际化的典范。”
任正非说:“王老师你错了!我们华为从来就是一个全球化的公司。华为不是一个中国本土公司,经过奋斗有实力了,再去‘国际化’,再到全球去发展殖民地。我们的产品从来不是‘独立自主’生产的。华为是一家全球化的公司,我们从一开始就是整合全球资源,生产最好的产品,为全球人服务,为人类创造价值。”
任正非的话,我立刻就理解了。一如苹果公司可以整合全球技术生产苹果手机,华为公司自然也可以整合全球技术,生产华为手机。这里面的道道,可以用我经常使用的一个禅语来表达:
“倾宇宙之力,造当下之妙有”
这是全球化公司的魂魄,这是全球化公司的常识。不承想,这一点却成为无知者嘚瑟的根由。真是“无知者无畏”!
华为前员工王星原说:华为最大的软件团队在印度呢,华为美学研究所还在法国,华为的算法精英在莫斯科……日本的材料与工业设计是世界领先,日本研究所员工也是华为员工。华为手机研发人员全球10000左右,相当于中国所有竞争对手之和,日本主要负责一些器件和材料工艺吧,日本研究所工资应该不止高三分之一,据了解,国内的一部分日本人负责生产线精密制造。
华为在手机领域的技术和工艺方面的积累始于几乎20年前。在本世纪初,华为与日本松下,日立等公司就成立了手机的联合研究中心。结果松下与日立手机没能发展起来,而华为发展到今天的规模和水平。
全球技术人才唯我所用,开放包容是发展的基础。全球化的背景下,华为不应该只在中国的地域范围内来解读,而应该放在全球化的平台上分析。华为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
任正非的一系列公开讲话,都开宗明义地谈到这些。尤其是中美贸易战爆发,任正非2018年6月分两个内部讲话对外公开:《励精图治,十年振兴》和《任正非在2018年IRB战略务虚研讨会讲话》,更是进一步拓展了华为全球化的思路。
2.中国的优势是开放
“中国最大的武器就是十三亿人民的消费。中国开放了金融,开放了制造业,降低与人们相关的日用品、奢侈品的关税,后面还有很多领域会制定路标一点点开放,容纳世界的“水”流进来。所以,我认为中美贸易战打不起来,应该会相互妥协”。
确实,中国有13亿人的消费市场,在全球各类产品中,大多数居于前几名消费大国。未来5年,将有8万亿美元的消费市场规模。过两天中国消费品进口全球博览会在上海举行,可谓是万邦来朝。哪一个国家不眼馋、不捉急?
全球化的深入,已经构建了一个全球一体的供应链。中美两国都是全球供应链不可分割的部分。当然,美国无疑是全球供应链的领导者。特朗普的逆全球化的一系列政策,必然使得构成美国实力基石的可信度和信任瓦解。美国自己不尊重由美国设计的秩序,让世界愕然。
中美贸易摩擦的焦点是开放。中国开放的步伐正在快速扩大。我们已经开放了金融,开放了制造业,降低了消费品关税。开放是不可逆的。本来有些犹豫的地方,因为贸易战,或许就会进一步扩大开放。理智一点,容纳世界的水流进来,是利他利己的事。
美国有健全的高端研发制造体系。科学研发积累,是世界第一强国。在通讯领域,40年代就已经具有规模,60年代进入大规模应用研发高潮。华为才从事真正的研发十几年。差得太远。许多通讯领域的基础设施,都在美国。
美国在科技上很强大,具有许多全要素、先进理论和开创性实践。这些都是中国企业所必需的。
美国是个法治社会,对知识产权保护非常完善。这是创新源源不断很关键的制度建设。美国对人才尊重,全世界人才汇集美国。美国是科技进步的源头。促使美国创新能力极其强大。在许多领域都具有领先地位。华为今年还要买高通5000万套芯片,我们彼此相互需要,共同为人类创造价值。任正非说的很实在:
“希望你们科学家领导更庞大的后继队伍,努力冲锋,像美国一样具有这么多先进要素和先进理论,让我们的黑土地更肥沃一些,也能做出先进的产品,服务人类社会,自己也能生存下来”。
任正非已经在无人区跋涉了太久太久,太过独孤,没有人理解他。哪怕身边的战友。战友们相信他,尊敬他,信仰他,而不是真正理解他。这里的关键就是对混沌灰度哲学的理解。灰度哲学最核心的就是开放和包容。开放和包容是建立在敬畏每个人有巨大的无穷性,每件事有巨大的无穷,每个当下有巨大的无穷性基础上的。深深敬畏,才可以保持开放。
圣人多过,君子寡过,小人无过。圣人多过,从不抱怨,一切皆由内心;君子少过,于是多批评、抱怨、愤慨;小人无过,看到眼里的都是外人、环境的过错,如此义正词严地谩骂、抱怨、愤慨、暴怒……这一幅幅画面,如此鲜活。抱怨环境、抱怨竞争对手、抱怨美国都没用。每个当下至关重要的是确立我到底要去哪里,要怎么走,到底要做什么。这一点透彻了,才可以激发团队内在的无穷性潜能。这是任正非始终恪守的东西:无依则生,有一则活。一切都要看自己。
美国现在每年1万亿美元的消费品进口额,就形成了万般来潮的局面。中国未来5年之内将有8万亿美元消费品进口的购买力,不与各国相争,正给所有国家提供机会。正因为中国的不争,才没有人可以与我们争。
华为就是在国际巨头围追堵截中走出来的,铸就了华为“活下去的倔强”,也铸就了底层思维操作系统。有了这样的敬畏、郑重和果敢,有了这样的低调、谦虚和隐忍,有了这样的意志、信心和坚韧,还有什么过不去的坎?!
3.危机中巨大的机遇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有一次人才大迁移,是300万犹太人从苏联迁移到以色列,促进了以色列的高科技发展;现在美国这么排外,又有一大批科学家也会离开美国,好在我们在世界各国都有科研中心,他们想在哪,我们就可以安置在哪。要敢拥抱这第二次人才大转移,我们又有钱,又有平台,为什么不能,为什么要错过天赐良机?我们才能获得对未来结构性、思维性的突破。小家子气是交不到朋友、学不到东西的”。
当前世界将出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又一次人才转移潮,中国正在成为全球人才大转移潮的而受益者。只要我们回到世界文明的主航道,保持开放,保持空杯,我们有充足的资金和充足的利润,我们要敢于拥抱人才,敢于拥抱时代!
在美国咄咄逼人的压力中,他看到了人类有史以来的第二次人才大转移浪潮,蓦然发现,“美国优先”正把美国推诚一个孤零零的山头,正在蚕食着周边的土地。而当我们中国采取更大的开放,正在形成吸引第二次人才浪潮的巨大山谷!
上善若水,水往低处流。水滋润万物,给万物带来生命却不与万物相争,而保持独自平静。处众人厌恶卑湿垢浊的地方而不生分别。诚可谓:“居善地,心善渊,予善天,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吸引人才的永远是领先的事业。华为当真要成为天下谷,需要在颠覆创新与商业挑战中间去的动态平衡。
一方面要创新、颠覆,一方面要面对商业层面的挑战。如何在矛盾中把握方向?关键是作战面不能太宽,要聚焦主航道。马斯克作战面太宽了。对真正有“奇思妙想”又聚焦在主航道上有科学合理成分的人,一定要宽容。要宽容他们的几起几落不成事,要宽容,要敬畏,要有耐心。有不少顶级科学家,来华为几年没干出漂亮的活。但是华为依然开放、信任、包容,几年后甚至十几年后,就常常一朝爆发。科学研究不是百发百中。华为每年有50%的成功率,每年有几十亿美金给浪费了,也培养起一大批高级将领。
成为天下谷的具体形式有许多。卓有成效的一种形式是,与大学教授合作,华为投资给他们。不需要他们的回报,不需要分享他们的成果、论文、专利……华为就是投资给他们资助他们搞科研。他们的方向与华为主航道的方向是一致的。他们的研究成果,客观上会打开华为的视野和思维。如果他们的研究成果与华为接近,华为就可以把他们的博士生招到我们公司来,可以让发薪水给博士让他们继续协助教授突破。以这样的方式,可以早一点打开突破的窗口,让人类发展也得益处。
华为公司基础研究平台已经有规模了,体系消化能力有很大提升,会对一项研究成果,在产品、工程、管理、文化上多方面消化和超越。重点就是高山不拒土壤,大海不拒河流。所有的养分我们都需要。即使教授的研究成果跟我们没有用处,也算是对人类的做的贡献。你们所有人都可以推介知名教授所做的有意义的研究项目,我们甚至也可以投资教授建立研究所。广泛去寻找,一找到就扎根。
本序列未完待续……
附文:华为手机是日本人研发?徐静波和华为这样回应
来源:时间财经
近日,亚洲通讯社社长徐静波在“第十五届中国制造业国际论坛”的演讲中爆料称:“华为手机这几年发展的很快,你们要知道华为手机基本上是在日本研发的。任正非先生这个人很聪明,他不是把人家的生产线买下来,而是把人家的头脑买下来。日本这么多公司,把手机扔掉以后,有这么多手机研发人才,他把他们高薪雇佣起来,在横滨设立了一家研究所,招募了400多名日本的手机工程师,帮华为研发智能手机。华为手机研发的这么好是因为用日本人、日本技术。”
之后,徐静波将演讲内容整理成文章《徐静波现场演讲录:日本人如何做企业?》,截至发稿为止,该文章在微信的阅读量已经超过10万。徐静波的以上言论在网上引来一片哗然,百度手机贴吧相关话题已引发160多贴讨论。
华为手机真的是日本人研发的吗?徐静波的依据是什么?时间财经联系上了徐静波,但徐静波表示:“这个话题已经炒得很热,不易再谈”。华为公关部门表示,暂时不方便对此事做出回应。但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告诉时间财经,据其所知,徐静波所提及的华为日本研发中心在华为的研发体系中绝对不是最核心。
何出此言?
据公开资料及知情人士提供的信息,徐静波生于1963年,浙江舟山人,毕业于浙江海洋大学,1992年赴日本留学。知情人士称徐静波曾任SMG驻日特约记者。2000年,徐静波创办中文网站“日本新闻网”并担任亚洲通讯社社长,2001年在东京创办“日本新闻网”日文版。2001年在东京创办日文版报纸《中国经济新闻》,担任总裁。徐静波连续14年采访了中国“两会”,并采访了多位中国和日本高层政要以及索尼、丰田汽车总裁。
在日期间,徐静波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中日交流桥梁的作用。公开资料显示,在日期间,徐静波曾在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三井物产、索尼、伊藤忠商事等组织或公司讲演过中国经济与政治。担任多家日本跨国公司顾问。2009年7月,出版的日文著作《株式会社中华人民共和国》热销日本。
最近几年,他在国内引起大众关注的两件事,一是2013年3月徐静波点名道姓批评徐峥因影片《泰囧》受到时任泰国女总理英拉的接见时,不注重社交礼仪,“卷着衬衣袖子,敞着胸口”,有损中国人的国际形象。二是,2017年11月14日,徐静波发文《我看了江歌被害案的案卷》引发热议,登上热搜,成为继咪蒙之后,第二个因江歌事件引起大量关注的公众人物。
10月30日,徐静波在朋友圈对“华为手机是日本人研发”的观点做了进一步阐释:
不过,徐静波又向时间财经表达了对目前网上流传的该事件相关视频的不满:“本来想表扬一下华为,视频取了中间一段,已经变味。”但当时间财经问及完整版本的意思是怎么样的时候,徐静波未作回应。
对此事件,华为公关部门表示暂时不方便做出回应。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告诉时间财经,据其所知,华为目前主推的几款机型比如荣耀、Mate等的研发主要是由上海研发所和西安研发所完成的。最近的Mate20发布会上就请了约300位上海研发所的研发工程师到现场。虽然华为的有一些手机可能会由各地的研发中心合作研发,但徐静波所提及的华为日本研发中心绝对不是其中起到重点作用的研发中心。
据其所知,华为日本研发中心目前所承担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材料科学。而且正如网友所说,如果日本的手机研发水平足够高,日本的手机品牌应该在全球市场进入第一梯队,目前来看事实并非如此。
另外,一位知情人士称,华为日本研发中心日籍研究员的认知与徐静波的观点并不一致。
在此事件中,有部分网友认为徐静波因有亲日嫌疑,才出此言论,夸大日本人及日本技术在华为研发中发挥的作用。另外,还有网友搬出以往案例,质疑徐静波言论的准确性。如徐静波名下媒体日本新闻网曾在2013年8月6日报道日本政府对旭日旗地位判定时内容失实,被学者沈旭晖等批评报道与事实不符。
徐静波是否亲日不得而知,但之前已有中国手机品牌因为有亲日嫌疑而遭国人抵制。
2014年3月初,锤子科技创始人罗永浩因为一系列亲日言论被网友围攻。之后,深圳市移动通信联合会执行秘书长唐瑞金微博发起#抵制罗永浩,抵制锤子手机# 的行动,并@了多位手机圈人士。